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警惕!这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超 50%

  • 2023-05-15 18:00:25 来源:今曰闵行

夏季来临

爱“嗦粉”的小伙伴们

要注意啦! 武汉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所 副主任医师伍雅婷提醒 河粉、肠粉、粿条、凉皮等湿米粉 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 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 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而产生 米酵菌酸毒素 这种毒素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破坏力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来看疾控专家详解

米酵菌酸毒素


(资料图片)

是怎样产生的? “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尤其喜欢气温 25℃~37℃、偏酸(pH值 5~7)的环境。”伍雅婷介绍,高温潮湿的夏、秋季非常适宜这类细菌繁殖,潮湿不透气的厨房、生产车间则是滋生此类细菌的温床。 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个共同点,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触比较多的食物主要有 谷物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木耳和银耳 。

其中,谷物发酵食品包括 河粉、肠粉、酸汤子、吊浆粑、年糕、玉米淀粉 等。薯类制品包括 粉条、甘薯面、宽粉、红薯淀粉 等。米、粉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如果环境不卫生、原料变质、存储不当,如泡发过久、存储环境潮湿都有可能被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 泡发后的银耳、木耳没有及时食用 ,长时间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细菌严重滋生,也会导致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发生。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 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少数为 1 至 2 天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专家提醒, 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 50% ,怀疑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应第一时间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 用干净容器或薄膜袋装呕吐物或高度怀疑剩余的剩余食物,最好放置有保温功能的带有冰袋的泡沫箱中盖好备查。及时转至医疗机构就诊,告诉医生有进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高危食物史。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洗胃,同时注意保存洗胃液。将洗胃液、呕吐物、剩余食物及患者全血送至专业机构,定量检测米酵菌酸定量含量。明确诊断后,可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病情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怎样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伍雅婷介绍,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 开水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坏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因此,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务必把牢“入口关”。

不要制作、食用酸汤子等发酵面米的高危食品,银耳、木耳应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保持食物材料新鲜。

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购买河粉、粿粉后应及时食用,建议当天吃完。

谷物食品储藏于阴凉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霉变。

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催吐,及时就医,洗胃和护肝等临床治疗措施。

图文: 人民网科普

转录编辑:林心怡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标签:

推荐阅读

警惕!这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超 50%

夏季来临爱“嗦粉”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啦!武汉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所副主任医师伍雅婷提醒河粉...

央行: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 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今天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2023年以来

世界热头条丨持续发扬“三争”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切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登高,南安市应急管理局聚...

环球百事通!电力设备行业今日涨2.90%,主力资金净流入37.85亿元

沪指5月15日上涨1 17%,申万所属行业中,今日上涨的有25个,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涨幅为3

我想告诉你宁夏有太多美景等你相遇

高山湖泊、沙漠长城、银河星空……宁夏有太多的美景等你相遇。5·19中国旅游日,宁夏分会场活动缤纷:“...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金融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