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金 > 正文

天天视点!贻害几何?五问福岛核污染水试排!

  • 2023-06-13 06:41:31 来源:百度新闻

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施6月12日开始试运行。日本的核污染水真的“无处可存”吗?日方声称的核污染水“达标” 站得住脚吗?

核污染水排海设施6月12日开始试运行


(资料图)

据日本福岛当地电视台报道,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备已于12日上午开始试运行。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试运行是将不含放射性物质的普通淡水与海水混合,然后,按照事先确定的混合淡水的海水量,通过约1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将其排放到目标地点。在此过程中,日方将测试海底隧道屏蔽装置是否正常运转、放射性核污染水在稀释过程中会否存在问题。

东京电力公司称,还有一些与排放相关的设施尚未完工,例如用于排放前暂时储水的水槽等,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

一问:福岛核污染水有多少?

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持续冷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已达到约133万吨,储存在核电站内上千个储水罐中。

二问:核污染水真的“无处可存”吗?

此前,曾有国际环境组织指出,在福岛核电站的第七、八号机组建设预定地、埋土场及周边有一块约800×800㎡的短期内不可能用于它途的土地可以用于建造污水罐。如果建造类似于储油罐的20个大型污水罐,大约可以存储48年的污水量。不过,由于日本政府和东电称需要时间与福岛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者协商。与新建存储罐比,认为核污染水排海最“划算”。

三问:将核污染水排海是唯一可行方案吗?

事实上,将核污染水排海不是唯一可行方案!就连日本此前的专家组也曾提出过五种核污染水的处理方案,分别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电解处理以及直接排放入海。不过,日方最终在五种处理方案中选择了成本最小但对海洋危害最大的排海方式。

四问:日方称核污染水“达标” 站得住脚吗?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是关键。日方坚持把经过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称为“处理水”,甚至曾找来日本政客当众喝。事实上,“多核素处理系统”运行期间不断出现问题。2016年,该装置被发现有4处漏水。2018年,所谓“处理水”中锶等放射性物质被曝超标。2021年,alps用于吸附排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滤网近半数出现损坏。

今年5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其体内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铯含量严重超标,达到每千克18000贝克勒尔。日本食品放射性物质含量标准为不超过每千克100贝克勒尔,这一数值已达到规定标准的180倍。

日方迄今没有提供足够科学和事实依据,无法回应国际社会有关排海方案的正当性、净化装置的有效性以及核污染水数据可靠性、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方面关切,遭到各方质疑。

五问:核污染水排海将产生什么影响?

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此外,大气循环有可能将核污染水蒸发到云层,再化作雨水洒遍地球每个角落,潜在的危害难以估量。

而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会被海藻吸收,形成稳定的有机氚,被鱼虾吃掉,走向人类的餐桌。此外,核污染水中钴60的半衰期大约是5.27年,其在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伽马射线,人如果长期暴露于伽马射线中,将会引起血液系统的疾病。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短则十几年,最长的能达到5000多年。

专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地点特殊 扩散快、范围广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房颖

本文作者:CCTV4《今日亚洲》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视点!贻害几何?五问福岛核污染水试排!

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施6月12日开始试运行

即时:6月12日外汇市场行情走势分析:澳元/美元价格预测,市场支持澳元领先于美国 CPI 和美联储

澳元基本面背景周一早盘,澳元以绿色开启了本周的开端。澳元 美元当天

倘诺的近义词(诺的近义词)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诺的近义词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

汇川技术:接受麦格理证券等机构调研

每经AI快讯,汇川技术(SZ300124,收盘价:58 76元)发布公告称,2023

【天天聚看点】突发!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德国一下飞机就被带走!

中国一家光伏企业的高管,在慕尼黑下飞机后被带走。6月12日晚间,据上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金融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讯